物联网有别于互联网,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物联网则主要从应用出发,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资源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送,是自动化控制、遥控遥测及信息应用技术的综合展现。只有当物联网概念和近程通信、信息采集与网络技术、用户终端设备结合后,其价值才将逐步得到展现。
在RFID的实际应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时读取大量标签的情况,比如对仓库货物数量的盘点,图书馆场景中对馆藏图书数量的盘点,也包括传送带或托盘上数十个乃至上百个货物标签的读取情况。针对多数货物读取的情形,根据其被读取成功的概率称作读取率。
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信息化建设中,选用无源超高频RFID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RFID应用系统。它以观众手中的一张RFID门票为基础,涵盖了教育、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中国科技馆新馆电子门票的相关技术及中国科技馆在选用此门票过程中的思考与研究,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NFC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只能实现信息的读取以及判定,而NFC技术则强调的是信息交互。近场通信是工作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
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了,它们都需要某种形式的电源才能维持正常工作。幸运的是,我们周围存在很多种能量形式,既可以把风能、光能、物体运动动能转换成电能,甚至从高频无线电信号的传输中也可以收集部分能量。相比之下没有那么普遍但是正在迅速普及的则是从RF/微波信号中收集能量的方案,它可以从无线电/电视广播站和无线设备上获取能量。在物联网(IoT)传感器和射频识别(RFID)标签等低功耗应用中